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莹
编辑|杨锦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Minima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闫俊杰在主论坛上发表演讲。
闫俊杰认为,AI公司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能够提供更多生产力的公司。AI行业一定会有多个玩家持续存在,不会被一家组织垄断。
闫俊杰解释道,不同的模型“对齐”的目标不同。有些模型的对齐目标是像一位靠谱的程序员,做Agent 特别强;有些模型的目标是希望和人的交互做得比较好,模型就会比较有高情商,可以进行流畅对话;有的模型可能会充满想象力。
“这种不同的对齐目标反映了不同的公司或者组织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导致模型最终表现非常不一样。不同的模型会有自己的特点,并且会长期存在。”
此外,闫俊杰提到,最近半年,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的已不再是单一模型,而是由多个模型组成的多智能体系统。不同模型可以调用不同工具,协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单个模型的优势会变弱。
闫俊杰还指出,过去一年开源模型呈爆发式增长。虽然榜单上最好的仍是闭源模型,但开源模型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逼近最好的闭源模型。
闫俊杰认为,“AI一定会被掌握在多家公司的手中,因此AI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普惠。”
闫俊杰表示,过去一年半,虽然算力越来越多,但我们实际在用的模型大小没有显著变大。
闫俊杰解释,对所有实用模型来说,计算速度仍是关键——如果模型太慢,就没人用。因此各公司必须在参数量与智能水平之间折中。这使得模型的计算量与芯片的计算速度成正比,而芯片约18个月进步一倍,所以模型大小也按这个节奏增长,并未显著变大。
闫俊杰指出,虽然说大家都有更多的算力了,但算力更多地用在训练和推理上。
过去一年,最好的模型推理成本已经降了一个数量级。通过计算网络系统和算法的持续优化,未来一两年,推理成本可能还能再降一个数量级。同时,单个模型的训练成本不会显著增加。
闫俊杰总结道,“AGI一定会实现的,并且这一定是服务大众、普及大众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