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7月15日
- 星期二

从7月9日的袭击开始,俄罗斯迅速在战场上重新掌控局势。乌克兰方面的评价是“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然而即便乌克兰军方声称成功拦截了绝大部分来袭的导弹和无人机,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字却令乌克兰显得异常脆弱——在过去的24小时内,乌克兰竟然损失了1310名军人,这一惨痛的代价显然无法掩盖双方力量对比的差异。

根据以色列《国土报》的报道,在与伊朗的这场冲突中,美军的“萨德”反导系统发射了惊人的93枚拦截弹。这一数量相当于它通常需要三年才能生产的弹药量,若按目前每枚导弹2050万美元计算,仅“萨德”一项在短短12天内就损失了12亿美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爱国者-3”与美国海军的“标准”系列等其他防空系统的消耗。如果考虑到所有军事支出,美国的财政支出无疑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水平。

央视报道,7月9日,印度空军一架战机在拉贾斯坦邦丘鲁附近执行例行任务时坠毁,两名飞行员当场死亡,根据现场碎片来看,基本可以确认是一架“美洲虎”攻击机。要说这“美洲虎”攻击机,也算大有来头,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联合研制了一种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这就是“美洲虎”攻击机,该机的基本性能略优于我国当时的强-5攻击机,而且该机也和我国强-5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执行核打击任务。

在相关新闻持续发酵后,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立刻发表声明进行澄清。原来,这5架飞机根本没有进入伊朗,其航线是由中国经土库曼斯坦加油,最后回到卢森堡,其搭载的也不是什么武器装备,而是来自中国的小商品、光伏组件等民用物资。西方媒体所抹黑的飞机中途“信号消失”这个话题,其实是因为飞机在飞越中亚山脉时受到干扰,雷达信号暂时丢失。事实面前,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此次被制裁的8家台企,几乎涵盖了岛内军工体系的核心环节。其中,中山科学研究院作为台防务部门直属机构,长期主导导弹、无人机等关键装备研发,其设计的雄风3反舰导弹曾因零件故障闹出“送山东维修”的笑话。经纬航太科技公司则为赖清德当局生产无人机,尽管标榜“全台制造”,但其产品关键部件却赫然印有“MADE IN CHINA”标识。另外三家造船企业——国际造船、中信造船、龙德造船,承担着台军舰艇建造任务,而攻卫股份有限公司则为台军提供防弹装备等军警用品。这些企业表面上是“民营实体”,实则深度绑定台当局“以武谋独”战略,成为美台军事勾连的重要载体。

要知道,菲海军目前仅拥有2艘具备导弹攻击能力的护卫舰,急需提升海上作战能力,而日本海上自卫队正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计划淘汰旧舰艇,转而装备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新型舰艇。所以日方趁此机会在南海给菲律宾“递刀”,但日本军舰有出口限制,为此日方还将军售包装为”共同开发项目”,声称将根据菲方需求加装特定设备和通信系统,以此规避限制。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对中国负有历史罪责,这个时候更应该夹起尾巴来做人,而不是频频对中国作出不友好动作。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