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对话周鸿祎:DeepSeek流量确实在下降,他们就没花心思做,梁文锋是有梦想的人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即使装上了DeepSeek,就是当聊天机器人在用,感觉还处在一个玩具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变成大家所梦想的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工具,智能体恰恰弥补了大模型的不足。”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即使装上了DeepSeek,就是当聊天机器人在用,感觉还处在一个玩具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变成大家所梦想的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工具,智能体恰恰弥补了大模型的不足。”

在7月23日举办的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AI成为话题焦点。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与搜狐科技等媒体的沟通中,强调智能体才是大模型真正落地的关键。

他认为,智能体是大模型进化的一个新阶段,和大模型并不矛盾——大模型扮演大脑的角色,智能体扮演身体、手和脚的角色。

目前,业内做智能体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模型厂商去做,如刚推出ChatGPT Agent的OpenAI;另一种则是产品应用公司基于现有大模型去做,典型如Manus。

周鸿祎认为,OpenAI这次发布的智能体把几个产品拼凑到一块,和Manus、360纳米AI相比,能力还是显得比较单薄,国内做智能体有很大优势。

不过,最近Manus放弃国内市场转向海外,一定程度表露出国内发展智能体面临的潜在挑战。

周鸿祎对此表示,现在AI运营成本很高,广告模式不再适用,而国内又没有培养起付费习惯,这就会导致Manus在国内会存在变现的问题。

“Manus非常创新,相当于第一个走出来让大家看到了真正能独立干活的智能体是什么样子,但我不是特别认同它所说的通用智能体的概念。”

周鸿祎认为,今天大模型的能力还无法实现通用智能体,未来面向企业的专业智能体会大行其道。

“未来所有的行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智能体就是数字伙伴、数字员工。这会取代很多低层次的工作,员工会变成AI指挥官的角色,未来不会做智能体的人会被淘汰掉。”

展开全文

他还谈到了行业关注的DeepSeek流量下滑、黄仁勋中国行等话题。最近,Kimi、通义千问先后更新模型,冲到开源模型阵营前两名,市场也都在期待DeepSeek-R2何时发布。

“DeepSeek可能在憋大招。”周鸿祎表示,DeepSeek并不在乎流量,但包括360等做智能体的不少公司都在用DeepSeek模型,其对中国大模型产业做出了两大贡献。

具体来看,一是消除了百模大战,不再重复造轮子;二是显示出开源开放路线的重要性,使得国内这种开放生态未来有可能形成对美国所走的垄断和封闭道路的优势。

对于是否有复购英伟达H20的计划,周鸿祎表示,最近采购的都是华为的产品。“国产跟英伟达肯定是有差距,但必须要用,你都不用,这个差距永远都存在。”

这也意味着国产芯片的机会。周鸿祎认为,H20更适合推理,定位有点尴尬,国产芯片也在推理上发力,成本和性价比追上H20难度没有那么高。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周鸿祎在全力打造个人IP,通过直播、短视频积极做网红。他表示,做这些主要是为了给产品“带货”,“我尽可能把我的粉丝都转成了纳米用户”。

他还认为,现在做博主的机会依然非常大。“对普通人来说,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这个机会和赛道必须抓住,要不然连发声的渠道都没有。”

接下来,周鸿祎也计划用AI打造几个智能体,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去求变,做点新内容出来。如果不求变,大家的兴趣爱好会转移,没有谁会长青。”

以下是此次对话精编:

一、大模型以前更像玩具,智能体是进化的新阶段

媒体:您怎么看最近智能体的发展?它跟大模型是什么样的关系?

周鸿祎:大模型在今年初的DeepSeek的突破下,从原来的知识问答进化成推理模型,能做推理,能做规划,能够分解复杂任务。

但在智能体概念出来之前,大模型更像一个玩具。即使装上了DeepSeek,就是当一个聊天机器人在用,感觉还是处在一个玩具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变成大家所梦想的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工具。

智能体恰恰弥补了大模型的不足,是大模型进化的一个新阶段,和大模型并不矛盾。大模型扮演大脑的角色,智能体扮演身体、手和脚的角色。

智能体相比大模型有两个主要提升,第一个是能使用各种工具,比如编程、浏览器等,能力增强很多。第二能借助大模型的规划能力,把复杂任务从头执行到尾,更像是使用工具的数字伙伴。

媒体:OpenAI最近发布了ChatGPTAgent,感觉怎么样?如何看待中国在这块的机会?

周鸿祎:OpenAI这次比较匆忙,ChatGPT长期定位于聊天助手,缺乏执行任务和多步骤规划的能力。这次把几个产品拼凑到一块,我感觉和Manus、360纳米AI相比,能力还是显得比较单薄。在智能体这块,中国的应用场景最丰富,中国的发展很有机会。

媒体:Manus最近放弃国内业务转向海外,是不是意味着智能体在国内商业模式面临较大挑战?

周鸿祎:原来互联网运营成本很低,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DAU足够高,可以有广告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但现在AI运营成本很高,智能体随便完成一个任务都要花几百万个token,广告模式就不work了,要让用户直接收费。

但中国的付费习惯比欧美市场要差一些,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整个互联网不要太内卷,你想收费巨头都免费。对Manus这种公司来说,融了资就要有收入,这里面有商业模式变现的问题。

媒体:很多观点认为Manus没有技术壁垒,套壳的底层大模型会吃掉智能体的能力,您怎么看?

周鸿祎:国外做编码智能体的几家公司,做到一定时候,你会发现它不是简单的套壳。这里面工程化的能力非常重要,所以智能体要往专业去走,如果往通用走,一定会跟大模型时候撞在一块。

我觉得智能体真正的壁垒是什么呢?专业的推理模型、专业的数据和知识库、专业的工具、专业的业务流程。只有做专业垂直的智能体,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二、专业智能体会大行其道,未来两年会逐渐普及

媒体:业内有通用和专业智能体的争论,Manus就是定位通用智能体,怎么看这两种模式?

周鸿祎:Manus非常创新,相当于第一个走出来让大家看到了真正能独立干活的智能体是什么样子,这点我是非常肯定的,但我不是特别认同它所说的通用智能体的概念。

通用智能体意味着对任何事情,对任何业务,大模型都具备泛化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今天大模型的能力远远不够。

我认为在企业市场,专业智能体会大行其道。未来的智能体,会是虚拟顾问或虚拟专家,要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业务领域,建立不同特长的智能体。

媒体:您如何智能体未来的发展前景?哪些行业最可能被智能体重塑?

周鸿祎:我觉得所有的行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智能体就是数字伙伴,数字员工。企业有比较繁琐流程可以自动化的部分,可以降低对人的依赖的工作,都可以拿智能体来重塑。

所以未来智能体会取代很多员工的工作,低层次的工作取代了,就要做高层次的工作,员工的工作会变成去定义智能体、规划智能体、设计智能体、管理职能体、监督、协调智能体。

未来不会做智能体的人会被淘汰掉,如果能定义、指挥智能体,会变成AI指挥官的角色,这样的人在AI时代会屹立在潮头浪尖。

媒体:360是如何使用智能体重塑产品的,效果如何?

周鸿祎:我们做了大概四件事情,首先是在安全上,我们把安全里面所有过去人类专家做的工作,自动发现、自动防御、自动分析,都变成智能体。

第二是用智能体改造我们的浏览器和360搜索。在浏览器里面加入了很多智能体,把浏览器变成AI浏览器。搜索也变成只要提问题,直接给你答案,还可以直接给方案,甚至直接出成果。

我们马上要宣布纳米的智能体平台,打造纳米的智能体社区。现在里面已经有5万个智能体,像是AI版的的Boss直聘,你变成boss,可以来这寻找合适的智能体帮你干活。

媒体:智能体的落地在功能和成本上还有一定困难,专业智能体普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周鸿祎:算力发展的指数曲线比摩尔定律更陡,经过这两年降到了原来的1‰,还在继续下降。如果把推理芯片和训练芯片分开,推理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成本不是问题。

对企业来说,现在做智能体正当其时,但别一上来就做CEO智能体,难度比较高。但可以先做会计智能体,文员智能体,报审合同的智能体,简单的智能体可以先在企业内部用起。

我觉得未来两年会逐渐普及。最近我在各地转悠,大家已经不谈大模型,都在谈智能体。智能体是车,大模型是发动机,没有发动机,车跑不起来,但天天谈发动机没有意义,最终需要的是车。

三、DeepSeek解决了两个问题,国产芯片追赶H20难度不高

媒体:最近说DeepSeek的流量在下降,其它大模型APP流量在上涨,您怎么看?

周鸿祎:DeepSeek官网流量确实在下降,他们就没花心思做。但很多第三方的云服务商,流量一直很高。梁老板就没有想认真做APP,流量涨得最厉害的时候网站速度慢的要死,他都不在乎。他也没有往智能体发展,是一门心思要搞AGI。

所以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而且把第一流的模型开源免费。中国有很多公司,包括我们做智能体里的基座模型,都是用DeepSeek来改,把满血版做成蒸馏板,将成本能降到很低。

我相信很多做智能体的公司背后的基座模型里面,至少有1到2个是DeepSeek模型。相当于很多公司的武器装备都是DeepSeek提供的,不能简单去看他们自家的流量。

媒体:从年初的DeepSeek-R1到现在,您预计R2下半年会推出吗?

周鸿祎:DeepSeek可能也在憋大招。国外几家大模型的能力又增强了,最近像kimi、千问的能力也都赶上来了,就看DeepSeek能不能再次发力了。

但这没关系,DeepSeek给中国大模型产业开了很好的头,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消除了百模大战,不用再去重复发明轮子。第二是让大家知道,中国只要坚持开源开放,不仅对中国的大模型产业会有发展,而且这种开放生态有可能形成对美国所走的垄断和封闭道路的优势。

所以Kimi向它学习开源,千问坚持开源,只要有模型坚持开源,坚持赶上国际一流团队水平,对中国发展就是利好,指望一家公司连续得很多金牌也不现实。美国Grok、Gemini,还有Claude、OpenAI,这几家也是交替演进,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

媒体:前两天您发了解读黄仁勋中国行的视频,H20重启在华销售,360会不会去采购?

周鸿祎:我们在往国产上转,国产跟英伟达肯定有差距。但必须要用,你都不用,这个差距永远都存在。我们这行里有一句话,叫自己的狗食自己吃。一定要坚持用,用了才能改进。

我们最近采购的都是华为的产品。H20定位有点尴尬,老黄的手术刀很高明,割得太多,可能性能太差卖不掉,割得太少,又批准不了,所以使得H20更适合做推理,训练上弱很多。

国内在推理芯片上有很多机会,推理芯片不需要芯片高速互联,不需要组成集群。所以现在国产芯片在推理上发力,成本和性价比追上H20难度没有那么高。

媒体:有观点认为,黄仁勋推动恢复销售H20没安好心,或者说是某种糖衣炮弹,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周鸿祎:不能这么说,我觉得企业家并不想卷到大国的政治里面去。他很单纯,跟马斯克不太一样。对他来说,就是要对投资人负责,为梦想负责,肯定想把最好的产品卖给中国。

所以他费了很大努力把这些产品卖给中国,中国也需要。这就跟特斯拉进来,成了鲶鱼,对中国新能源车产业起到一个正向的推动作用。未来保持开放沟通,对中国的发展一定是有好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evx.cn/3807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