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马新闻
2025年10月23日晚间,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扬杰科技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现金收购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电子”)100%股权的交易。这场历时仅一个多月的22.18亿元高溢价收购案,因双方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戛然而止,引发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并购整合逻辑的深度思考。
交易背景:高溢价背后的战略协同预期
贝特电子作为国内电力电子保护器件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核心产品包括电力熔断器、自恢复保险丝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增长赛道。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营收2.18亿元,净利润4113万元。根据收购方案,贝特电子股东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年均需达1.85亿元,较2024年业绩增长25%。
扬杰科技看中的正是贝特电子与自身功率器件业务的协同效应。公司主营IGBT、MOSFET等功率半导体,与贝特电子的保护元器件可形成“电流电压处理组合”,覆盖从设备保护到功率控制的完整用电场景。若收购成功,扬杰科技将补齐在电力电子安全领域的短板,进一步渗透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高端市场。
终止原因:经营理念分歧成主因
公告显示,交易终止的直接原因是贝特电子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主动叫停。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贝特电子的未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上分歧较大。
此外,交易的高溢价风险或也是重要考量。贝特电子评估增值率高达282.89%,较账面净资产增值16.4亿元。为锁定风险,扬杰科技设计了严格的业绩对赌条款:若截至2027年末实际净利润未达承诺值的90%,承诺方须向扬杰科技支付最高11.08亿元的业绩补偿。此外,扬杰科技还要求承诺方需出资7.16亿元购买扬杰科技股票,并全部质押给上市公司,作为补偿承诺的履约担保。
行业启示:并购需警惕“高溢价陷阱”
此次终止收购案为半导体行业敲响警钟。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加速,A股半导体企业并购频发,但高溢价、长对赌的交易模式潜藏风险。贝特电子案例表明,即使标的业绩增长稳健,若双方在治理结构、文化融合等软性层面存在分歧,交易仍可能失败。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并购标的的协同效应落地可能性,而非仅依赖财务数据与对赌条款。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天河马新闻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