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作者 | 山竹出品 | 锌产业自造车新势力兴起后,AI DAY这个有点互联网味道的技术发布会,随之进入汽车产业。

作者 | 山竹

出品 | 锌产业

自造车新势力兴起后,AI DAY这个有点互联网味道的技术发布会,随之进入汽车产业。

在此之前,车企的角色经常被定义为集成商,那时还谈不上软件定义汽车,AI更是遥不可及。

直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车企将精力投入到软件开发上,有钱的车企开始面向科技转型,甚至有了互联网厂商的劲头,什么东西热,都想投点、都想做点。

例如,人形机器人。

就在前几天小鹏汽车的AI DAY上,何小鹏展示了第二代IRON人形机器人,会走猫步、酷似真人,甚至被不少网友质疑:会不会又像是几年前的特斯拉一样,用“皮套人”装作人形机器人。

小鹏汽车的人形机器人中,究竟有没有藏一个人?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小鹏汽车这场发布会后不胫而走,在全网引发热议,就连何小鹏本人也不得不在次日出面澄清:

没有藏人,是机器人。

在这场争议不断发酵中,大家都知道了,小鹏汽车要造会走猫步的女性人形机器人

不过,何小鹏说,他们真正要造的,其实是“智人”。

01 为什么必须是人形?

了解小鹏汽车的人都知道,小鹏汽车是在2020年12月收购了多够机器人(Dogotix)后,开始进入到机器人领域。

说起来,多够机器人的创始人很多人也都听过,他就是赵同阳,公司被小鹏汽车收购后,赵同阳也一同加入了小鹏汽车,负责小鹏汽车的机器人业务。

展开全文

直到2023年人形机器人浪潮来临后,赵同阳再次离职创业,做了另一家不少人耳熟能详的机器人公司,众擎机器人。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被小鹏收购后,多够机器人更名为鹏行智能,先后发布了多款机器人。

不过,早年间的鹏行智能主要聚焦四足机器人领域,做机器狗、机器马,做的那些四足机器人,更像是有钱人的玩具。

为什么那些年没有做人形机器人?

何小鹏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我觉得双足人形机器人不够可靠、稳定,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也不会那么快出现,而四足既有陪伴、又有娱乐属性,所以最开始我们坚定在做四足机器人。”

做四足机器人,何小鹏一共做了五代。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在研发四足机器人过程中,何小鹏并非没有想过研发其他形态的机器人,因为在这期间,何小鹏意识到:四足机器人没有手,这是一个大问题

何小鹏还做了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大致意思是:

如果一个人遇到变故会丢掉手或脚时,有选择的话,大部分会选择丢掉脚,这证明了手的重要性。

本就是从互联网领域进入到汽车领域创业的何小鹏,也曾脑洞大开,基于四足机器人,想过做机器大象,将大象的鼻子做成机械手,也想过做机器马,将马尾巴做成机械手。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后来,这些想法都被否掉了。

不过,何小鹏倒是由此长期思考过另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曾想过的问题:为什么自然界里,没有一个四足动物有长手

而等到何小鹏的四足机器人被带到家庭环境中后,何小鹏又发现,这样的四足机器人无法掉头,由于机器人不像动物一样有柔软的身体,原地掉头总会碰到家居,这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如此,何小鹏最终决定,还是要做人形机器人。

于是,就有了小鹏汽车在2023年10月的1024科技日上亮相的第一代人形机器人PX5。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说起来,这款Q版的小鹏PX5正是由当时还未离职的赵同阳操盘研发。

02 三个大模型,小鹏造“智人”?

时隔两年后,小鹏汽车第二代IRON人形机器人终于亮相。

在此之前,小鹏汽车在2024年的小鹏AI DAY上,还曾发布了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

也是在2024年,小鹏正式将2019年延续至今的1024科技日,更名为小鹏AI DAY,不知道这样的灵感,是否来自于特斯拉。

而这一年发布的IRON人形机器人,后来也被黄仁勋看好,带到了CES 2025的舞台上。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那时,应该还没有人能想到,下一代IRON将会拥有性别特征,甚至学会了走猫步,以女性人形机器人的形象,出现在今年的小鹏AI DAY的舞台上。

小鹏汽车这代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特征是“拟人”,在舞台上甚至让人有一种梦回当年特斯拉AI DAY“皮套人”的感觉。

我在看到关于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切片视频后,都不得不和在前线的媒体老师问上一句:是真的人形机器人吗?

后来,何小鹏为了证明这款人形机器人的真实性,次日在会场剪掉了IRON腿部的皮肤和肌肉,他还将这样的“自证清白”与《让子弹飞》中“抛开肚子才能证明只吃了一碗粉”的情景进行了类比。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当“光着腿”的IRON在舞台上走起来的那一刻,台下一片欢呼。

至于小鹏的机器人团队如何将这代机器人的“拟人”性做到如此逼真,理工男何小鹏从以下七个技术点进行了解释:

仿人脊椎,小鹏的机器人团队为这代机器人设计了仿人脊椎,让它可以像人一样做站、坐、蹲、跑、弯腰,乃至双手触地等动作;

仿人肌肉,小鹏的机器人团队为这代机器人设计了仿人肌肉,从而可以让它变得胖一点或瘦一点,有不同的体态;

仿人皮肤,小鹏的机器人团队为这代机器人设计了全包覆的柔性皮肤,并内置了触觉传感器;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头部3D曲面显示,头部采用类苹果Vision Pro的3D曲面显示屏,内置视觉传感器、鱼眼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惯导等一系列传感器,从而实现听、说、看、表情等功能;

仿人双肩,肩胛关节有4个自由度,能够实现含胸、舒展双肩等像人一样的体态变化;

仿人脚,增加脚尖被动自由度,这也是现场这款人形机器人能走出轻柔步伐、乃至猫步的关键;

灵巧手,小鹏的机器人团队为这代机器人打造了直径只有16mm的谐波关节,实现了单手22个自由度。

此外,这代机器人还内置了在汽车上没能用起来的全固态电池,以及由3颗图灵AI芯片提供的2250TOPS算力

而更为关键的是,何小鹏还将与小鹏汽车同源的VLA、VLM模型用到了这代人形机器人上,并特别为它又研发了VLT模型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据何小鹏解释,“VLT是机器人自主行动的核心引擎,相当于机器人的‘慢大脑’,通过思考、决策、任务分解,为机器人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

通过这三个大模型和一系列仿人设计的加持,小鹏的机器人团队要让IRON拥有不同的体型、不同的性别,何小鹏将IRON和汽车进行了一个类比:

“就像买汽车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内饰一样,未来买机器人你也可以选择买一个女性机器人,头发有多长,回去后可以为它穿上什么样的衣服,让它做什么样的工作……”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在发布会现场,何小鹏也将这样的机器人称作“智人”。

03 明年量产,但不打螺丝

在这次活动上,何小鹏一再强调的一个点是,现在IRON依然处于科研阶段。

是的,即便何小鹏现场剪开了IRON的皮肤,证明了台上走猫步的IRON是真机器人,但它依然不是量产机型。

不过,何小鹏在现场还是给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商业化预期:

此次发布的IRON是最后一个预研版本,这一版本后,将会有很多能力进行收敛;

预计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达到量产能力,进入量产阶段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至于人形机器人第一落地场景,何小鹏指出,一定不是进工厂打螺丝

两年前,何小鹏认为,人形机器人最容易进入的场景,就是进工厂打螺丝,但是在尝试了一年多后,何小鹏否定了这个答案。

他给出的理由是:

“现在人形机器人最难做的是灵巧手,而在人形机器人进工厂后,用不到一个月,灵巧手就会损坏,而一个灵巧手的成本相当于国内一位工人几年的用工成本

因而,进工厂打螺丝,至少在国内不再是人形机器人的第一优先级。”

那么,人形机器人最先进入的商业场景究竟是什么呢?

何小鹏给出的答案是三“导”:导览、导购、导寻(前台导流、公司巡逻)。

原创             何小鹏的小鹏,批量造“女机器人”

说起来,这三“导”场景和我们希望人形机器人拥有的能力,相距甚远,甚至会让人感到有点小失望。

但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出于效率考虑、还是出于安全考虑,三“导”+情绪价值,或许是人形机器人第一落地要义

然而,即便要实现在这些简单场景中的应用,依然不容易。

何小鹏是希望这一代IRON可以不用遥控器、仅由人通过语言对机器人进行教导,或拿资料为机器人进行培训,就可以让它们在小鹏汽车的展厅为消费者讲解新车功能、进行导购,以及工厂导寻。

何小鹏还给出了一个预期数据:

希望未来经过培训,2个人带7个人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原来需要10个人做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现在在小鹏汽车内部已经成了一把手工程,由何小鹏亲自参与,内部有10个团队、20+个部门、1000+人,在推动IRON明年量产。

让我们再来开个脑洞:

百事可乐前不久用智元的人形机器人拍了一组出圈的广告,未来会不会有内衣品牌找小鹏IRON联动,聘用这款女性机器人来拍一组内衣广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evx.cn/5037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