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日本车企还以为不会重蹈中国市场覆辙,结果…”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河马新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柳白】日本第二大车企本田的日子不好过。路透社11月11日报道称,本田上周宣布财年利润预期大砍五分之一,这凸显了来自美国关税和全球芯片短缺的直接压力,但更深层次、更长期的挑战在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

本田将本财年(截至2026年3月)营业利润预期从7000亿日元(约322亿元人民币)下调21%至5500亿日元(约253亿元人民币),并将全年汽车销量预期从之前的362万辆下调至334万辆。原因包括电动汽车相关的一次性成本,以及半导体零部件供应短缺,其中11万辆的预期销量减少与安世半导体供应短缺直接相关。

本田还预估,美国关税将使其蒙受3850亿日元(约177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不过这一数字低于最初预警的4500亿日元(约207亿元人民币)。

本田股价10日暴跌4.7%。然而,对本田乃至其他日本车企而言,更紧迫的担忧是其在东南亚市场份额的持续萎缩,该地区曾是日本车企几乎毫无挑战的主导领域。

直到最近,日本车企仍认为,他们可以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维持稳定,不会重演在中国市场的下滑。但这种假设如今已不再成立。

“在像泰国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极其激烈,总体而言我们在价格上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本田执行副总裁贝原典也7日在简报会上表示:“挑战不仅限于销量下滑。为吸引消费者,车企正通过加大优惠力度、降低售价来应对,这意味着新车销售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本田目前预计,在本财年内将在亚洲(包括中国)销售92.5万辆汽车,比此前目标的109万辆减少逾一成。

原先预测在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销量将比去年减少5000辆,但如今这一数字扩大到减少7.5万辆。

“日本车企还以为不会重蹈中国市场覆辙,结果...”

10月29日,2025日本移动展媒体日期间,本田超级一号原型车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亮相。 IC Photo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包括泰国和印尼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日本车企正面临来自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如比亚迪)的愈发严峻的竞争。

“东南亚正受到中国车企的严重冲击,”该人士在本田发布业绩前表示。“过去两年间,中国电动车在泰国的增长可谓惊人。”

根据公司数据,本田今年前九个月在印尼的零售销量同比暴跌近30%,在马来西亚下降18%,在泰国下降12%。

报道称,本田在本财年及下一个财年几乎没有在该地区推出新车型的计划,这种延迟可能进一步让出市场空间给中国制造商。

分析人士注意到,日本车企目前正将目光转向印度——一个几乎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关闭的市场。本田上月表示,将把印度打造为其计划推出的一款电动车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丰田和铃木也分别宣布了总计110亿美元的投资,以强化在印度的制造和出口能力。

但专家表示,本田面临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

本田发布的财报显示,汽车部门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营业亏损,表现落后于摩托车部门。冢田移动出行研究所创始人冢田义雄称,在当前架构下,本田汽车业务仍面临严峻局面,两大业务板块之间的盈利能力差距“失衡”。“如果本田将四轮车和两轮车业务拆分,摩托车业务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美国仍是本田销量最大的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42%,同比增长4%。但除了美国关税问题外,本田在北美也遭遇阻力。

芯片短缺迫使其关闭墨西哥一家工厂,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调整产量,这导致公司营业利润预期减少1500亿日元(约69亿元人民币)。

本田股价今年累计下跌1.4%,表现逊于上涨近28%的日经225指数。

此前,本田与日产曾探讨合并事宜,但在今年2月谈判破裂。

冢田表示,鉴于本田、日产和三菱目前都处于弱势地位,难以通过规模经济获益,因此重新启动合并讨论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现在本田与日产或三菱合并,只会是一场弱者联盟。”他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evx.cn/5120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